|
||
河南一亿多亩的耕地,年年都会产生大量秸秆。如何变废为宝?今天的“当产业链遇到产业研究院”,一起看看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是如何引领生物基新材料跑上新赛道的。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胡冰冰:一根秸秆造万物。玉米芯,秸秆还有树枝,这些生物基新材料能造出什么?可以是薄膜,也可以是包装袋。不过这些都是老赛道,技术成熟、市场饱和。用秸秆做成生物基化学品,再做成这种高端服装的原材料,才是全新的机遇。但是要冲上这个赛道,并不那么容易。 生物基四氢呋喃是生产生物基氨纶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跟传统的石化基四氢呋喃相比,生产的全部过程碳排放量能减少70%,石化基四氢呋喃全部被生物基四氢呋喃替代,每年可消耗近2000万吨秸秆。作为河南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链上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宏业控股集团迫切地想研发这个新产品来抢占市场。 宏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玮:生物基四氢呋喃在行业内属于技术空白,单一地依靠靠企业自身的话缺乏比较完备的研发的平台,很难做到技术攻关的。如果我们再不延长产业链冲上生物基氨纶的终端产品新的赛道,那么面临的就是价格战。 龙头企业和河南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联合攻关,准备填补这个技术空白。要想做出生物基四氢呋喃并且产业化,就要解决成本高、能耗高、工艺复杂等一系列难题。研发人员转换思路,从小试开始,在反应方式上搞创新,把液相工艺变成了气相工艺。 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赖玉龙: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我们的整个生产装置能连续化运行。老工艺的线个小时,整个反应器中物料就要卸下来,催化剂也要卸出来重新处理。新方法我们大家可以连续运行6个月不停车。 小试取得突破后,联合攻关组依托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中试基地放大转化工艺。在中试线上,科研人员又优化了后处理工艺,并对催化剂寿命进行了评价,使成本降低了80%。目前,一个年产2万吨的生物基四氢呋喃项目在濮阳宏业生物科学技术落地投产,产业链上下游覆盖濮阳、周口、新乡等产粮大市。 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刘千河:我们评估我们这个催化剂可以连续运行两年以上,这样的话能确保我们整个装置最后做出来的(生物基)四氢呋喃和所有的国内的、国外的工艺相比,(每吨)成本低5千到1万(元)左右,有非常大的一个竞争力。 成立这两年多,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围绕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产业链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采用“联合攻关”、 “揭榜挂帅”、“产学研合作”、“开放课题”等方式,开展工程技术探讨研究、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持续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目前已经授权发明专利200多件。 河南省生物基材料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李成贵:今后我们研究院将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加大与国内高校的合作,打通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产业链,延伸高的附加价值的下游产品,还要加大对中试技术的研发,重视产品应用,市场开发,力争在非粮生物基这一块有重大的突破,为我们河南生物基材料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