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9 14:24:08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
目前,全国约80%农产品是通过农批市场进行的,农批市场是全国农产品的流通的主渠道。而作为全国农产品主产地之一的东北地区,尚无一家中央级(一级)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严重影响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经济发展。长春位于东北亚区域的几何中心,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具备很多基础条件优势。在长春建设大型农批市场,将满足东北地区1.1亿人民生活所需,并将东北地区农产品销往全国乃至走出国门。基于此,在长春新区空港开发区建设一家大型农批市场,形成区域性农产品集散中心十分必要。
农贸市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商业业态。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是以粮油、畜禽肉、禽蛋、水产、蔬菜、水果、茶叶、香辛料、花卉、棉花、天然橡胶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为交易对象,为买卖双方提供长期、固定、公开的批发交易设施设备,并具备商品集散、信息公示、结算、价格形成等服务功能的交易场所。按照交易商品种类范围可分为综合型批发商业市场和专业型批发商业市场,按农产品市场城乡区位分布,还可分为产地、销地、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流通关系着民生问题,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是实现供需匹配,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市场化发展进程中,农产品流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而农产品流通也非常迅速。近年来,我们国家社会物流总额持续增长,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占比保持稳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我们国家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农产品物流总额为5.3万亿元,占比1.5%。
农产品供应链是围绕一个核心企业对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所有的环节所涉及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整合,将生产商、分销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各方链接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网络,也是农产品在供应链上增加价值的增值链。其中农贸市场处于农产品流通阶段,承载着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的人之间的流通关系。
流通连接生产和消费,是实现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环节,对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据统计,2022年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规模约为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农产品的流通以农产品批发和农产品物流为主,两者的合计市场占比接近70%。就农产品流通市场而言,目前仍然以线下的农贸市场及超市为主,两者的合计占比超过80%。但农贸市场渠道流通效率低,购物环境存在比较大提升空间,未来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交易渠道中的占比将大大提升。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依旧是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核心和枢纽,依旧在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发挥着核心作用。但是疫情以来,随着网络经济的冲击,以及不同代际花了钱的人农产品消费需求分野的加剧,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选择慢慢的变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数量约为730家,市场摊位数约为42.75万个,营业面积约为4162.76万平方米。
尽管国内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数量及营业面积下降,但是农批市场主体地位仍旧保持,同时互联网经济对实体农批市场经济带来增量。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成交额约为6.40万亿元,成交量约为10.38亿吨,分别同比增长10.1%、6.0%。未来农贸市场发展重点在于通过数字化连接流通节点、赋能产业主体、提升行业效率、重构链路价值,利用互联网经济逐步提升农贸市场在农产品流通的价值地位。预计到2025年我国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成交额约为8.50万亿元,成交量约为11.9亿吨,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意见指出:鼓励和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服务企业向农村延伸,加大对农村商贸流通和居民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序引导网络直播等规范发展,深入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创建。
2022年2月,《“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提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加快培育农村电子商务主体引导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市场主体到乡村布局,深入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优化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功能,规范引导网络直播带货发展。
2022年1月,《“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水平。
2021年3月,《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中提出:发展直播经济,鼓励政企合作建设直播基地,加强直播人才教育培训培训,快速推进重点服务消费领域标准研制工作,尽快在跨境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等领域出台一批国家标准;推动发布网络零售平台管理、零售直播等标准。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中提出:加快建设数字化的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完善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改善县域消费环境,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
长春市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土地肥沃,为全球三大黑土区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量、人均占有量等指标长期位居全国大城市首位,下辖的两市一县均名列全国10大产粮县行列,其中榆树市更多年位居榜首,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长春市是首个“创建全国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市”、中国优质粳米之都,长春大米闻名全国。
2022年,长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
2022年,长春市粮食总产量1272.2万吨,比上年下降0.3%。其中,玉米产量1079.8万吨,增长1.1%;水稻产量144.6万吨,下降2.8%。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115.5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6.3万吨,增长7.6%;牛肉产量11.2万吨,增长8%;羊肉产量0.9万吨,增长7.4%;禽肉产量47.2万吨,增长6.3%。禽蛋产量28.8万吨,下降20.6%。生牛奶产量6.9万吨,下降2.6%。生猪存栏424万头,增长3.0%;生猪出栏678.7万头,增长6%。水产品产量4.23万吨,增长3.9%。粮食种植培养面积157.8万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9万万平方米。其中,稻谷种植培养面积17.22万万平方米,下降0.02万万平方米;玉米培养种植面积136.0万万平方米,增加1.4万万平方米;豆类种植培养面积3.1万万平方米,下降0.9万万平方米。油料种植培养面积1.01万万平方米,下降0.28万万平方米。
2022年,长春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201.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新增绿色食品标识产品30个,绿色有机环境监视测定面积达到674.4万亩。获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补助资金9392.5万元。新建续建农产品加工业项目61个,省级以上和市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数量分别发展到178户和179户。
长春是全国的重要铁路枢纽城市、“一带一路”北线日,长春国际港暨中欧班列(长春—汉堡)正式开通。长春国际港依托长春铁路综合货场建设,是东北最大的一级铁路综合物流基地。长珲城际铁路、哈大客运专线相继开通,形成长春站、长春西站两个铁路客运主站。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为民用4E级机场,是中国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东北亚航空枢纽门户、东北亚区域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我国主要建设的干线机场,龙嘉机场一期、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建成2座航站楼、1条跑道,累计运营航线个,初步形成了辐射国内、布局东北亚、连接东南亚主要国家和俄罗斯地区重点城市的空中交通网络。
长深高速、珲乌高速、京哈高速、长长高速等在长春市交汇,连接外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长春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长春一小时经济圈连接长春市九台区、岔路河镇、长春市双阳区、伊通满族自治县、公主岭市、怀德镇、农安县、德惠市等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春、吉林及周边市、县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孵化的重要平台。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农产品交易区: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2)中央厨房区: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3)冷链物流区: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5万平方米。(4)食品加工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5)智慧云仓区: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6)食品包装加工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7)综合服务区(行政办公及商业服务):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8)进场车辆留置区: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设面积约1万平方米(棚厅)。
项目达产后,年出售的收益261780.10 万元,利润52356.02万元,投资回收期7.73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7.45%。
此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且项目的实施是国家“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具体落实。作为“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项目的实施,构建“快速、便捷、实惠”的农产品批发销售体系。此外,项目实施有利于促进当地就业,缓解就业压力。项目建成达产后,有利于提升长春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长春新区空港开发区地处长春市东北部,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优越,符合长春市政府关于“在长春南部、西部、东北部建设矩阵式农批市场体系,将城区内多家粮油、水产、果蔬等批发商业市场向城乡结合部迁移”的总体战略布局。建设该项目与长春新区“五大重点建设任务”中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等工作内容相契合,并能够助推空港开发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长春新区目前已建、在建、筹建的冷链物流、食品加工、医药生产、农业科学技术等诸多涉农产业项目,但唯独缺少作为头部导向大型农批市场。建设该项目,补链长春新区涉农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定会发挥“一子落、全盘活”的头部导向引领作用。建设该项目,对长春新区实施“长吉图联动”战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经贸格局,融入“一带一路”体系建设,为吉林省申报“中国(吉林)自由贸易区”赋能,以及对落实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创新型农业战略部署均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