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全国服务热线:

18953388586

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玉米设备

产品展示

智慧农机“齐上场 ” 蹚出 “农技兴农”新路子

作者:玉米设备 发布时间:2025-05-01 04:26:31
 

  3月26日上午,鄠邑区的田间地头机器轰鸣,几十台玉米播种机轮番上阵,农机手娴熟地驾驶着玉米播种机在田地里匀速穿梭着。

  随着机器“突突突”的轰鸣声,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多套作业工序便一次性完成,这是鄠邑区举办的玉米播种机“大比武”现场。“这种播种机一天正常工作8至10小时,能够播种40亩至50亩左右,相当于80个工人的作业量。”农机操作手告诉记者。

  上午,大型机械刚刚比武完成,下午在鄠邑区五竹街道周店村千亩高标准农田上,植保无人机技能大赛又开始了。只见操作手轻点屏幕,动动手指,植保无人机便腾空而起,又准又稳地将雾化药剂均匀洒向麦田。

  近年来,鄠邑区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农业现代化号召,整合全域农机化产业优势,全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率先在全省建立“1+3+6+N”秦创原智慧农机装备协同创新平台,创建农机合作社联盟、打造培训实操平台,形成机具搭配模式、建立应急保障体系,在“农机全程机械化”道路上蹚出了一条“农技兴农”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鄠邑区鲁村300亩麦田里,一台自走式长杆喷雾机来回穿梭着,喷洒出细密的水雾,正在为麦田进行除草工作。“有了这些现代化设备,种田人现在也享福得很。”鲁村村书记杨昌锋笑着说,现在特别难看到以前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了,有了这些“新装备”,以前需要四五人干三四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这些新农机一天就能干完。

  在杨昌锋看来,有了这些新农机不仅省力,更是精准。以往农户自家种地,技术、种子、施肥打药都不统一,每家每户地块小,农机也不好作业,但现在通过村上土地流转整片规划,300亩田地加上智慧农机整体作业,不仅播种防治效果好,成本也非常大地节省了。“现在,从播种到防护再到收割,全程都是机械化,我们一个短信、一个电话,智慧农机就能安排到场上岗了。”

  “鲁村300亩地,需要打药除草,电话……”泽润渼陂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邢海洋的手机里经常会收到这样的微信。“我们农机合作社将农机户组织起来,有播种机、收割机、无人机等,周围只要有需要的,一个电话一个微信,我们就能调配距离最近的农机去服务,最快的十几分钟就到岗。”邢海洋打开手机APP操作平台,给记者讲:“你看,这里面哪台机子作业啥状况,完成多少亩,耕种质量如何,无人机飞行里程、作业面积等等,这一些数据我都一目了然,不仅保证速度还要保证质量呢。而且农忙时,我们也可以随时通过APP调配空闲农机现场作业,十分便捷。”

  近年来,鄠邑区大力推进规模机械化种植,指导规范土地流转,通过入股、转包和托管、半托管等经营管理方式,以及“种粮大户+农户、农机专业户+农户、农村作业组织+农户”等形式,全力发展耕地连片机械化耕种。成立农机合作社联盟,探索社企联合、社社联合、社农联合的联盟融合、资源共享模式,形成了以农业公司、泽润渼陂、腾盛、庆叙等经营主体为主的农机合作联盟组织,打造具有鄠邑特色的“鄠邑农机”品牌。

  联盟下设农机服务组织25个,覆盖农机户近1000户,拥有农业机械3000余台(套),年累计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 30万余亩。建立一套农机应急保障体系,组建农机应急作业、农机应急保障、农机志愿者应急服务“三支队伍”。此外,以推进小麦宽幅沟播、玉米增密播种等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形成了小麦、玉米生产清晰可行的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及各生产环节机具组合模式,建立五竹、渭丰、涝店、甘河等千亩以上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5个,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智慧农机也要专业的农机手来操作。“我们都是经过培训、实操所有的环节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的农机手。”农机手朱相臣告诉记者。

  走进鄠邑区农机管理站,在这里搭建的农机手培训平台让人眼前一亮。投影仪、电子显示屏、多媒体会议室、电脑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农机管理站站长樊瑞介绍,鄠邑区通过打造农机手培训、实操、规范作业示范3个平台,推动全程机械化技术提升。建成了区级农业培训中心并作为农机手培训基地,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并聘请高校、科研院所、土专家进行授课,创新总结“六大”培训模式,开设“农机云课堂”“田间课堂”等,提供“点单式”教学,精准对接农户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让农户真正学有所获。

  纸上谈兵终觉浅。樊瑞介绍,除了理论考核,鄠邑区还搭建农机手配套实操平台,建立农机驾驶员无纸化电教室,依托鄠邑区泽润渼陂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玉蝉街道联东南村建设20余亩农机手实操作业区。同时,通过举办全市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格芙杯”植保无人机春季飞防技能大赛、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等活动,以赛促训、以赛提技、以竞技交流的方式全方面提升农机手技能操作水平。还在渭丰街道线余亩,打造规范作业示范区,根据气候、墒情、作物、机械化主推技术等不一样的要求,适时开展小麦宽幅沟播、玉米“5335”播种技术示范推广实操训练,强化机手作业规范化水平。

  “我们正在努力打造农机复合型人才。”樊瑞说,通过组织农机管理干部参加市级培训,远赴江苏、宁波、海南等地学习等,进一步开阔农机人员视野、拓展思维,造就了一批有技术、懂市场、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走进鄠邑区西安亚澳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亚澳农机”),厂区内一排排整装完毕的播种机正在等待着最后的“全身体检”。

  “这是我们的旋耕机,为了适应各地不同的土质——沙地、旱塬地、湿黏地等,我们配套的动力大小都不一样,我们采用了变速,可灵活变换三种刀轴转速,以适应不一样地方、不同土质的耕播需求。”西安亚澳农机相关负责人史江涛介绍,目前公司已拥有双轴灭茬旋耕机、旋播施肥机、免耕播种机、玉米精量播种机等13大系列120个型号产品5万台(套),拥有70余项国家专利技术。

  如今,亚澳已成为中国农机品牌中的佼佼者。史江涛说,“目前我们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攻关,正在高效变速旋耕施肥播种机的研发推广以及智能化、精益化生产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西安亚澳农机是鄠邑区从事耕播机具研发、生产、销售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鄠邑区打造的“1+3+6+N”秦创原智慧农机装备协同创新平台中“6”家农机生产企业中的一家。

  为加快推进农机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资源聚集和成果转化,鄠邑区率先在全省建立了“1+3+6+N”秦创原智慧农机装备协同创新平台:“1”是在沣京工业园建立秦创原智能农机装备协同创新基地;“3”是引入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三家智能农机研发团队开展高效新型农机等科研项目;“6”是依托鄠邑区本土6家农机生产企业承接智能农机研发产品的加工生产;“N”是鄠邑区 20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也可承接生产加工,同时依托全区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研发产品做推广应用。

  鄠邑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充分借助全区农机研发平台,鄠邑区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主体和人才积极性,突出栽植、中耕、植保、施肥、除草、灌溉等环节,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加快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融合发展,推动科技成果实践转化,形成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良性互动,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机制。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鄠邑区正在以创新举措和实干实效,让农业发展有“智”更有“质”,描绘出一幅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和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独家视频丨神十九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三名航天员到家了!

  4月29日晚,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29日当天湖北鄂州育才中学小学部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多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4月30日,#山西太原居民小区发生爆炸,现场产生大量浓烟,周边建筑有玻璃震碎,人员受伤或死亡情况不详。

  比亚迪汉L哪个配置最值得购买?#比亚迪汉L #比亚迪汉lev #比亚迪汉ldm #懂车帝抢先试驾 #宝藏女司机

  李铁案二审维持原判刑期20年 4月30日上午,李铁案二审在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宣判。李铁案二审维持原判刑期20年。(新华社)#李铁案二审维持原判刑期20年

  4所小学有学生出现腹泻、呕吐,一地教育局通报:由同一家单位提供早餐,企业负责人被采取强制措施

  2025年4月29日下午,鄂城区古楼小学、南塔小学、司徒小学、育才学校小学部等4所小学相继有少数学生出现腹泻、呕吐等身体不适症状,鄂城区委、区政府格外的重视此事,区教育局、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联合调查。

  搁置对华谈判后,特朗普发起报复,一口气制裁5家中国企业,并公开强调中国应为美国的高额关税“买单”,对此,王毅外长表态一锤定音。